《中国好声音》事件持续发酵,多个相关词条登上微博热搜,背后母公司股价大跌!
8月18日,《中国好声音》母公司星空华文(HK6698)收盘报94.95港元/股,大跌23.43%,市值蒸发逾百亿港元。
此前,一段疑似已逝歌手李玟(coco)生前讲述参与《中国好声音》时遇到不公平待遇的录音曝光,引发大量网友关注。随后该节目在回应中称,录音系恶意剪辑,然而这一回复并没有平息舆论。目前,该节目系列的《2023 中国好声音》正在热播中,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,节目的多家赞助商遭到网友抵制。
(资料图)
疑似“李玟生前控诉”录音曝光
8月17日晚间,一段长达9分钟的录音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,该录音内容疑似李玟生前讲述参与《中国好声音》时遇到不公平待遇。
作为华语流行乐女歌手,李玟生前强有力的嗓音和现场表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但与平日在公众面前的自信大方不同,网传录音中,李玟声泪俱下,表示多次反映节目组的赛制存在问题,并且自己在身患乳腺癌且腿部受伤的情况下参与录制,却遭到节目组的不公正对待。
据网传录音内容,李玟多次向节目组反映赛制存在问题,得到回复称,“节目组说赛制就是这样的,没有导师可以改变。”录音中,李玟回忆称,自己质疑赛制后曾遭到导演助理“动手”,“我感觉到她抓我的衣服,她来抓我,好像要把我拉下来。”
此外,录音还提到,李玟在最后一期节目录制时腿脚不便,但为了以最好的形象出演,她不愿杵拐杖或坐轮椅,打算让自己的战队成员王泽鹏搀扶自己完成录制,事先也和导演商量过,“他们(导演)都说答应没问题,真正的录影的时候,他们把泽鹏cue走了。”
记者回顾浙江卫视发布的视频看到,李玟与王泽鹏的距离很远,有网友在评论区表示,李玟在唱到一半后便摔倒在地,节目组无人搀扶。录制结束后,李玟删除了微博上所有关于《中国好声音》的内容。
《中国好声音》回应:恶意剪辑
上述录音被广泛传播后,《中国好声音》节目组被推上风口浪尖,大量网友要求该节目“给出说法”。
8月17日晚间,《中国好声音》在官方微博回应称,“近日,部分自媒体账号在网络平台散布经恶意剪辑的录音‘李玟生前控诉《2022中国好声音》’,是对逝者的不尊重,也严重损害节目形象,我方表示强烈谴责。”
此外,《中国好声音》表示,李玟作为《2022 中国好声音》的导师全身心投入工作,期间曾有的误会经沟通当时即已解除,出于对逝者的尊重,不再对此事过多解释。
但这一回应并没有平息外界的质疑和声讨。
值得关注的是,8月17日晚间,有好声音学员李嘉捷就此发布微博称替李玟出气,吐槽节目组赛制不公。然而,8月18日上午,李嘉捷又公开发布道歉声明,称“本人于昨日发布的微博内容,没有事实依据,在此向社会各界以及好声音节目组表达歉意,也请广大网友不要再以讹传讹,谢谢大家! ”
今日午间,好声音早期选手徐海星发声称曾被节目组用合同威胁。目前这一条内容已有超过1400万的阅读量。
母公司股价大跌
8月18日,或受上述事件影响,《中国好声音》的母公司——港股上市公司星空华文股价大跌23.43%,收盘报94.95港元/股,市值蒸发逾百亿港元。
公开资料显示,星空华文的前身为“灿星文化”,2012年,音乐综艺《中国好声音》一炮而红,随后推出多季,成为国内的热门综艺系列。另外,灿星文化2018年推出的网络综艺《这!就是街舞》爆火,随后陆续推出续集。据报道,2017年至2019年,该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4.55亿元、4.5亿元、3.45亿元。
在快速发展阶段,灿星文化开始寻求上市。早在2018年,灿星文化向证监会递交申请,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。2021年1月,灿星文化向深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递交A股上市申请,次月上市申请被否。
随后,灿星文化决定赴港上市。2021年3月,星空华文注册成立,随后在同年收购灿星文化子公司灿星国际、星空华文传媒,完成重组。2022年12月29日,星空华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。
《中国好声音》是星空华文的主打节目。财报显示,2022年与2021年,星空华文综艺节目IP制作、运营及授权营收7.024亿元与8.795亿元,分别占总营收的80.4%和78.1%。2022年,公司毛利率由2021年的13.2%增加到23.4%,其中一个原因即是《中国好声音2022》与《中国好声音2021》较高毛利率的贡献。
2022年,星空华文的营收为8.73亿元,同比减少22.5%,公司收入已连续下降三年,与2019年的18.07亿元相比,营收规模已经缩减52%。
除了营收下滑,这一系列节目的口碑也早已不复往日荣光。2012年,第一季《中国好声音》豆瓣评分斩获7.9分,红极一时。但2022年,《中国好声音》在争议中落幕,豆瓣评分仅3.6分,其中,超过半数网友给出一星评价。
目前,《2023中国好声音》正在热播中。根据公开信息,中国好声音的独家冠名赞助商是康师傅,独家特约赞助商是京都念慈菴,战略合作伙伴是君乐宝,首席合作伙伴是上海贵酒。记者留意到,截至目前,上述部分相关品牌的微博评论区已“沦陷”。
本文源自:国际金融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