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财经>正文

书画 | 书画中的添一笔和减一笔

2023-08-27 21:49:32 来源:文旅中国


(资料图片)

传统书画艺术中,怎样传神地添一笔和省一笔呢?宋玉形容东邻美女的身高是“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”,刘勰说好文章是“意少一字则义阙,句长一言则辞妨”。这都客观说明这“增减”的一笔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。

从书法说,王羲之在儿子王献之的一幅字上加了一“点”,后被王夫人看到,称赞整幅字中就这一点写得好。大书法家虞世南在李世民写的字上添一“戈”字旁,被魏征一眼认出这个“戈”字精妙绝伦。这都说明这一“点”和“戈”字都极具美的辩识度,可谓是锦上添花,整幅字的点睛之笔。而清代大书法家涂晫题写的云南临安府东门“雄镇东南”的巨额城匾,后因日晒雨淋,年久失修,其中的“镇”脱落得只剩下个“金”字旁。就有人补写了一个等大的“真”字填上去。结果这个后补成的“镇”字因力度不够、风格不谐等“病”因,反而成为整块匾中的“猪队友”。

从诗画艺理来说,一是怎样添一笔才能出意境主旨之美,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。郑板桥在芝兰图上“傍添几笔乱荆榛”,是为了更好衬托出芝兰馨香的品德。在“石畔青青竹数竿,旁添瑞草是幽兰”,愿景是“只画春风不画寒”,人间常驻美好的春天。但技术上的添一笔可绝不是生搬硬套,而是有感而发后“风行水上,自然成纹”,就像南宋诗人刘澜在“桐江晓泊”中所见:“滩头枯木如画出,鸜鹆飞来添一笔。”一只鸜鹆突然飞到滩头枯木上,却成神来之笔,让枯木逢春一样,画活了“风萧萧,冰瑟瑟,淡烟空濛冠朝日”的滩头风景。

二是怎样减一笔才能巧夺天工出以少胜多、“不著一字,尽得风流”的艺术之美。晚唐诗人郑谷把齐己《早梅》诗中的昨夜深雪里盛开的“数”枝寒梅剪成“一”枝,不但凸出了《早梅》的主题,也彰显了“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”和“动人春色不须多”的诗境和画境。让齐己诚服他为一字师。而南宋末年遗民大画家郑所南画兰从不画泥土,他说:“国地沦亡,根着何处?”这兰根又扎向何处?画中减去泥土的一笔就明志出他“宁可枝头抱香死”,也要为大宋守节的意志和决心,“只有所南心不改,泪泉和墨写离骚。”

“莫把丹青等闲看,无声诗里颂千秋。”总之,艺术中的添一笔和减一笔都包含艺理和玄机,值得我们细味和深思。

猗兰图(国画) 郑板桥

相关新闻